展覽介紹
櫟·莊園美術館佔地約1800坪,此次藝博展覽場域有七個室內展區,分布在植物生態豐饒的環境裡。邀請您散步遊走其中,觀賞藝術作品。
展出內容涵蓋日本近150年帝室技藝員與名家傳承匠師工藝作品、台灣近代經典收藏品、台灣新創工藝美術、台灣造型雕塑、櫟·手作木家具。藝術類別包含陶藝、金工、漆藝、雕塑、木作等,總計超過40位台、日作者參展。
作為展覽場域與藝品對話的建築及庭園景觀,更是工藝美術最重量級的作品之一。
自然結合人文,期盼與會同好在生態與光影流動的建築場域間,以五感閱讀物哀、幽玄、侘寂的美學意識。
緣起
櫟•莊園美術館|謝燕妮
生生不息
假如一棟建築出現在人生的轉折點,恰巧它是一個家,傾其所能所有是為了圓滿對生命的追求,時間在轉眼瞬間,無意中生活有了意外的展開,也連結許多緣份,會遇見誰或發生什麼事情都是美好,就像經歷一段冒險旅程,開啓無限的想像持續出發,夢想起飛後,迎來的是更寛廣的可能性,接下來你是否願意,為其付出更多珍貴的時間及資源?我正處於這個狀態中...
二十年的光陰,是一個人,學習與成長必須付出的養成時間。也是一個夢想,需要被反覆檢視逐步實現的時間。
櫟莊園的養成並不是預料之中,只是隱藏在心中的微小念頭,彷彿-顆小小的種子,不經意落在合適的土壤中,吸收足夠的養份後破土而出,慢慢成長茁壯著,雖然只是紮根在-方土地,當它結出纍纍的果實,不只餵養著昆蟲鳥獸,也許能夠吸引更多的生命共同陪伴。
如果可以,我想邀請同是"生命樹"的朋友一起參與
生生不息
策展意念
策展人|陳彥璋
物哀、幽玄、侘寂的動態歷程
美,帶來生命存有的觀照!故此、人們感知、創造、欣賞、領受美的事物;體悟其生起、逝離、凋零、終結的進程;奠立了觀美的經驗。同時、這進程預示了「道法自然正是工藝美術的創作目標」;換言之、美,即是心物神合一的自然之道!藉由自然生發物、物與人交流、人或物能回歸精神的對觀歷程;這些主觀者的審美體驗,必須開啟理解與想像,同時轉化物質視界、成就精神境界,最後歸源自然真際;讓心物神融匯自在。
據此、東洋美學著墨於「侘寂、物哀、幽玄」的三元哲思,論述審美意識如何轉化蛻變在心物神間。有者、工藝美術的事物源自毅力鍛鍊,養出了凝練樸質、朽老凋落的特質,映照了年日的循環,這種「安住暨當下」的彰顯力,名為「侘寂」。再者、主體者對所見所聞產生感觸、發生感動、甚至感嘆,這類豐富感懷的移情聯想;亦即、對工藝美術的事物,運用「單純及敏銳」的覺照力,讓自身豁達,得到淨化;稱為「物哀」。終者、從感官昇華、契入陰翳深邃的意識中,洞悉工藝美術事物的「虛無即幻有」,預示了隱而未宣與不可言說的微妙力,造就自身內蘊之擴充、自省超越之常樂,從感官逸入精神,有限事物均隱歿無限宇宙,冥契融合之,謂為「幽玄」。
事實上、現代人生長於物質相對富足、浪費的環境,但卻在精神上衍生出諸多的煩惱、憂悶等慾望,人們在心物神的崩解,讓我們背離自然而衰變、毀滅!因此、「侘寂、物哀、幽玄」的三美學,指出生命與意識如何能蛻變轉昇化:「磨練覓得安頓人生的能場、移情啟蒙悲憫萬物的能力、通達諭示天地的能量」!吾人從欣賞工藝美術、到心物神得以應待世間、脫落煩憂、來去逍遙,真實喜樂於自然之道;得「應住、暢達、超絕」的生命之美。
常樂
台灣近代經典蒐藏展
本次展出
蔡曉芳、張繼陶、徐崇林、邵椋揚、江有庭、
沈東寧、陳景亮、蔡榮祐、陳九駱、
葉劉金雄,共十位藝術家
如意
爐香道具工巧珍翫展
琢磨極致工巧,特舉美術館或博物館,
可為藏品等級的香器具,
來論述香物史話與焚香風華!
香器作為物質文化,造就生活風格與應人接物;
讓設置微妙的聞香處,帶出藥香同源與絕妙香器;
堪稱「薰習之珍翫」。
心福
東洋陶瓷官窯蒐藏展
追尋東洋陶瓷,
標識「名家傳世」與「皇室獻上」的單品,
展出帝室技藝員及柴窯訂製絕品,
點出陶瓷器跨越時間空間的藩籬、
開顯承傳與當下的氣象!
總觀東洋陶瓷之典範,
從其中體會製型、窯燒、描摩、繪彩等細節,
終得巧工藝匠之衷心;堪稱「淬煉之典範」。
共茗
異材質雕塑工藝
本次展出
楊柏林-竹雕塑、
陳定坤-坤BIKE腳踏車、
薛彥麟-銅、不鏽鋼等材質雕塑作品。
十八藝術空間一樓
櫟•手作木家具
遍尋各地珍稀老料,
配得瀕絕古老工法,
造就當代美學風格。
提存過去,演繹當代,收藏未來。